【新球季初探】棄 Doncic 選 Young 老鷹版的「Process」是什麼?

五天限定,老鷹獲得睽違已久的超級球星,雖然已經 34 歲,並且剛打出生涯最糟糕的賽季,但毫無疑問 Carmelo Anthony 是牌子夠大的咖。不過他與亞特蘭大的緣分非常短暫,老鷹隨即買斷 Carmelo 的合約,一方繼續邁入重建路途,另一方則加入火箭追求冠軍,剩餘的聯繫莫非於老鷹官方誠意製作的 15 號球衣吧?






與早年不同,這世代的老鷹球衣可說是充滿諷刺意味(編注:意旨隊上沒任何招牌球星)。2015 年,老鷹一共有四人入選全明星賽,該年更出現先發一同當選單週最佳球員的案例,團隊作戰是老鷹主打風格,但不可否認的是,卻也是失敗的主因。自從 1994 年 Dominique Wilkins 離開,老鷹長年缺乏頭號球星,即使在最巔峰的賽季,老鷹的表現仍舊令人失望,Paul Millsap、Joe Johnson 都是一方好手,卻始終未能達成球迷的期望,現在這支球隊邁入重建,試圖尋求新的出路。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從「人類精華影片」Dominique Wilkins 離開老鷹過後,亞特蘭大就再也沒一個真正的招牌球星了…)



老鷹不急著重返榮耀,而是逐步規劃未來。他們向勇士挖角 Travis Schlenk 作為新任高層領導,展現球團的野心。上賽季僅累積 24 勝,排名聯盟倒數第三,是過去 10 年首次跌出季後賽。新任核心是名 19 歲的菜鳥,擁有無限距離的三分射程,挾帶糟糕的防守與大量失誤,新教練 Lloyd Pierce 該如何運轉屬於老鷹的「the Process」呢?



延伸閱讀:真是Curry 2.0?為何老鷹要賭一把Trae Young?



與前幾年不同,老鷹將被投予更多期盼,尤其是辦公室高層的改組,讓球迷細心品嘗每一筆交易。老鷹今夏先是吃下 Carmelo 約 2550 萬的合約,並且送出 Dennis Schröder 的三年長約,儘管 Schröder 曾是前任高層致力培養的控球後衛,但為了獲得雷霆的選秀權,將目光放在未來,Schröder 的離去是預期之內。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賽季,老鷹的先發五人不再是熟悉的老將面孔,更不可能是為了季後賽而組件的陣容,端出場的是迎向未來的年輕潛力。除了老鷹自己的選秀權,以及從雷霆交易案中所獲得的首輪籤外,老鷹下賽季還有兩枚首輪籤、未來二輪籤則多達五枚。薪資狀態保持餘裕,除了 Kent Bazemore 仍有球員選擇權、Miles Plumlee 仍有最後兩年合約外,帳面上只剩下新秀合約,未來幾年都將保有大量的薪資空間,隨時能進場血拚搶購。







不少人將老鷹今年的選秀操盤聯想成「勇士 2.0」,因為其操盤手 Schlenk 就是從勇士而來,從首輪兩個選擇來看,Trae Young 擁有 Steph Curry 一般的籃球智慧與無敵射程,Kevin Huerter 則有潛力發展為 Klay Thompson。不過在重建手法與策略上,與其說模仿勇士,不如說老鷹或許是下一支「the Process」蛻變的球隊。

坦克重組並非新發明,Sam Hinkie 的手腕已經在聯盟廣為流傳,例如籃網開始運用薪資空間,換取重建資產,公牛則在簽下 Jabari Parker 後,有非常美好的未來藍圖。但人們都忘了「the Process」的啟示,其實是將 NBA 分向更極端的選擇。

例如,老鷹本來有機會拿下歐洲天才 Luka Doncic,最後選擇多拿一個首輪選秀籤,下向挑選 Trae Young,關於這筆交易有許多不同版本的解釋,但我們必須知道「the Process」是存有風險的,該議題會成為聯盟話題不是沒有道理的。老鷹拉長重建的期程,以換取更高額的報酬,就如同 Hinkie 過去的所作所為。76 人成功了,且成果豐厚,但老鷹不見得會是幸運兒,說不定反而陷入長年的低潮與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