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善固執 #blackmamba

看過Kobe Bryant的那隻廣告嗎?

”Love me or hate me, it’s one or the other. Always has been.”

不變的球隊,不變的態度,不變的擇善固執,不變的人。二十年的NBA籃球生涯,Kobe從來沒有停止一刻做他自己。人們會因為他的努力恨他,因為他的卓越而討厭他,因為他的冠軍氣質去嫉妒他。

但他說了,人們也正因為同樣的理由而喜愛他。

Kobe做了什麼?

——他只是做了Kobe。

——做了他自己認為對的事,那些可以讓他成為Kobe的事。

現在問題來了,他是怎麼選擇了哪些事可以讓他成為Kobe,又是如何知道那些事情是對的,能夠代表Kobe?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一開始是不知道的,他只是在這個世界上偶然地出生,並且憑藉自由意志開始選擇。他從風土的素材之中選擇要呼吸的空氣,從社會的素材之中選擇要遵循的道德,從圍繞在身邊的千萬人之中選擇要愛的人。這一切都關乎選擇,名為Kobe的偶然性在專屬於Kobe的必然環境之中做出隨機的選擇。他是一張白紙,環境是畫筆。白紙引誘畫筆在他身上刻劃線條,構圖慢慢成形,白紙也漸漸擁有自己的意志,畫筆已漸漸不能跳脫紙上的線條而繼續天馬行空。終於,偶然性的Kobe強固地飛躍成必然性的Kobe,再也無法被改變。

Kobe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堅持。選定了他的方向,他所需要的事件,選定了哪些事情應該是Kobe的事情,然後持續不斷地去做,並且做到最好,做到動機、行為、結果結成一線,形成Kobe為止。

然後再去做下一件屬於Kobe的事情。

不管別人如何用任何不屬於Kobe的事情來詛咒他。

他只做Kobe。

這就是擇善固執。擇善固執有三個部分:擇、善、固執。擇,我們身為偶然的存在所本有的自由意志,選擇能力。固執,堅定而不退轉的意志。這兩點都非常重要,一般人也能夠了解。但追根究底來說,「善」是什麼?什麼才是「善」?「善」難道不是相對的嗎?或著說,「善」難道不是儒家脈絡裡面的天道,是一種形而上的終極關懷嗎?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能有些偶然性會說是。

但我說不是,我決定它不是。

我說擇善固執的善是一種媒介,專屬於我的媒介。我決定了偶然的我應該要選擇什麼樣的善,並且所有他者都必須透過我所選擇的善來意識到我的存在,來判斷我。我的善必須成為他人眼中不能忽視的一道強光,而他們不得不以我這道光的存在來判斷世界。因此善是媒介,是我在世界上存在的證明。我必須成其為我,獨特而有個性的我。

”Love me or hate me, it’s one or the other.“

“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win games“

不試圖成為他人,不為他人的好惡而改變我是誰。

我就是我,你能選擇恨我或愛我,但你永遠無法忽略我。

「這就是Kobe Bryant所能教給我們最好的事。」

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