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兵敗亞洲盃看臺灣籃球的困境-(上)

本屆亞洲盃中華男籃終於實行筆者認為拖了很久的換血動作,陣中國際賽經驗豐富的球員只剩吳岱豪和呂政儒。這次的慘敗經驗雖然不好看,但也可以是台灣籃球的一次改變轉機。球迷需停止不必要的謾罵,其中吳岱豪大概是被人罵得最兇的,也逼的吳岱豪在臉書發出怒吼:

所有的人只會批評、謾罵中華隊內線沒有高度沒有功能性!那請問只有會得分的人才是人?!才是大家心目中的好球員?!場上五個人每個都只想著得分那請問防守誰來做?誰來幫忙防守?

每篇新聞也只會寫戴xx缺陣,誰誰誰缺陣!那有辦法就去請籃協請教練把他們都請回來打啊!我來打這次的比賽也絕對不是因爲一天七百塊的營養補助⋯⋯⋯不!是薪水。

我絕對對的起自己,因為我盡力了!同時我也對我的家人、老婆、朋友們感到抱歉,放假應該好好的相聚與陪伴,而我卻來這當傻瓜及炮灰!我相信這次很可能是我第一次來黎巴嫩,也可能將是我最後一次的穿上中華隊的球衣了。

但吳岱豪可以說是這次陣容裡面最辛苦的球員,禁區防守端幾乎仰仗他一人,球迷應該要理性一點,球員們都是很努力辛苦的付出,慘敗主要是國家對於代表隊的計畫及組訓是有很大的問題。或許我們能從鄰近國家的改變開始看起,學習別人的優點也不失為進步的方法!

南韓國家隊「年輕化」方針

首先,從鄰近的國家南韓討論,根據 grant3324 大大提供的南韓2016年、2017年的陣容來說,這兩份名單中,年紀小於(含)25歲的球員分別有9位和10位之多,雖然陣中還是有年紀稍長的球員,像是金善亨等人,但也不超過30歲。而且國家隊陣容早早排除30歲以上的河昇鎮、金泰術等在KBL具有主宰力的球員。南韓會有這樣的改變,關鍵是國家隊換成許載擔任總教練後,確立國家隊「年輕化」的路線,雖說許載不避諱地將兩位兒子選進國家隊,引來一些批評和爭議,但「年輕化」的基本方向筆者覺得是值得肯定!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雖然有爭議,但許訓和許雄確實有一定的實力和可塑性,許訓在今年度大學聯賽繳出場均6.2次助攻的表現,預計能成為17-18賽季的KBL狀元。許訓在2016年的瓊斯盃就有不錯的表現,對上中華藍的比賽中繳出13分6助攻的成績。


而許雄在昨(14)日,南韓對上日本的比賽中,第四節和金善亨聯手下起三分雨,幫助南韓拉出一波18:1的攻勢,奠定勝利的基礎。南韓「年輕化」策略早期確立之下,這一兩年已逐漸展現出磨合的效果。年輕雖然經驗上可能比不上老將,但團隊經時間的磨合,個人經驗值的影響會縮小,而年輕充沛的體力,就會成為拖垮對方老將的一大優勢。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有效重整國內籃球資源

日本原本擁有兩個職業籃球聯盟,分別是日本BJ職籃聯盟和日本國家籃球聯盟(NBL),兩聯盟加起來有約三十支的球隊。但2014年日本遭FIBA警告,一個國家裡面只能有一個頂級籃球聯盟,若不改善將禁止日本參加國際賽事,所以日本做出了改變。2016年9月,兩聯盟合併產生的新聯盟B League,而比較弱的球隊編入次級聯盟,甚至還有第三級的聯盟,日本做了一個真正的「國內籃球資源和戰力的整併」動作。除了將國內籃球更職業化以外,日本對於國家隊組訓的細節、後勤、投資及規劃做得十分詳盡。國家一心努力的改變,帶來正向的化學效應! 從8月10日的中華vs日本的比賽中,不難發覺中華隊進攻十分單調,反觀日本卻能輕易撕裂中華隊的防線。中華隊真的不能每次都要比賽前幾個月才趕快隨意(?)、隨性(?) 的組成國家隊,應該要更有全面性的規劃,去籌組、訓練國家隊才行。


台灣籃球表面上的困境

目前台灣籃球的困境,表面上看到的是「黃金世代」林志傑、曾文鼎等人陸續因為年紀關係退出國家隊,筆者其實很認同林志傑、曾文鼎等人主動宣布退出國家隊,確實是要給年輕人舞台和磨練的機會,總不能像蚌邪,每次打國際賽想到的永遠都是王建民、陳偉殷。黃金世代給我們的美好已經夠多,感謝球員們這些年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