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刀引退》Manu Ginobili與我的籃球之路

江湖一代高手,「妖刀刺客」Manu Ginobili以絕技「鬼之切入」縱橫23年職業生涯,其中16年的光輝歲月奉獻給聖安東尼奧馬刺黑衫軍,他與「石佛」Tim Duncan、「小跑車」Tony Parker組成GDP三大將,在Gregg Popovich領軍之下,為聖安東尼奧馬刺四度奪冠(2003、2005、2007、2014)、立下彪炳戰功、建立王朝霸業。除了在NBA的豐功偉業之外,Manu代表阿根廷在國際賽場上同樣立功無數,最能流芳百世的必定是妖刀出鞘、兩度斬殺美國夢幻隊的經典戰役,也就是2002世錦賽以及2004雅典奧運,2004年雅典奧運更是奪下阿根廷隊奧運史首金。



然而,傳奇終將謝幕,道別的時候還是到了。這位一代名將在帶給我們無數感動之後,決定卸甲歸田,正式宣布退休。消息一出,球迷與眾球星除了不捨之外,紛紛獻上祝福與恭賀。這幾日,許多回顧Ginobili的撰文無不重溫他的經典表現以及顯赫戰果,本文便不再贅述。身為一位1996年才出生,算是看球資歷尚淺的年輕世代,我則是想用這篇文章來分享Manu Ginobili與我個人籃球經驗的關聯以及籃球技術方面的影響。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切要從我接觸籃球的故事開始說起。



當Ginobili在2003年為馬刺打下第一座冠軍金盃時,我只有七歲;當他在2004年率領阿根廷擊殺夢幻隊奪下奧運金牌時,我只有八歲,NBA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名詞和世界,當然更未聽過諸多球星的大名,包含Manu Ginobili。當時,我深愛著的運動是棒球,籃球對我來說,僅是棒球以外的第二選項。直到我九歲時,籃球才漸漸取代棒球成為我的最愛,在學校的下課十分鐘、不用補習的下午、周末的閒暇時光,我總是拿著一顆籃球衝向球場。愛得越深,球打得越多,慢慢摸索之後更是越來越上手。小學四年級,得知籃球校隊正在進行徵選,當時的我非常興奮,心想何不試試看呢?加入校隊的三年,練得很辛苦也曾經想過放棄。還記得當時所有動作都是從非慣用手開始練起,左手上籃、左手運球、左手傳球花了我無數時間和心血,但也正因為如此,「左手的技術」成為我將來籃球技巧的一大優勢,也是開啟我之後喜歡上Manu的連結之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五、六年級升上大隊之後,我從未在一場正式比賽中當過先發,所有出賽都是從板凳席出發。是的,這是我後來喜歡上Manu的連結之二。當時我在場上的定位是非常傳統的控球後衛,組織、防守為主,從來都不是得分首選,或許是因為擔任後衛得串聯全隊的關係,當時的我被教練指定為副隊長,隊長則是另外一名後衛。在一次更換隊長的契機下,原先以為我能接棒,但沒想到教練仍有其他人選。那時候的我曾經感到挫折和灰心,然而正是因為對籃球純粹的喜歡,我還是戰戰兢兢地做好自己的本分,準時練球、準時帶操、上場就拚盡全力完成教練教交代的工作。畢業典禮那天,典禮結束後教練集合了所有隊員,那是畢業生最後一次集合、聽教練訓話、圍圈呼喊。我永遠都忘不了那個時候,教練在勉勵畢業生的時候在圍圈中央點了我的名字,具體細節已經記不得,大意如下:

「不管未來你們要做什麼事情,都要記得在這裡學到的一切精神和態度;不管在什麼位子,都要認真做好本分,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像XXX一樣,雖然他總是替補出發,但他總是很努力盡責,所以替補和先發都是一樣的。」



時間拉到國中時期,那時候的我雖然沒有繼續參加校隊,但仍然持續打球。由於當時家管較為嚴格,家中並未加裝第四台,父母對網路的使用也嚴加看管,每天最期待的消遣就是閱讀報紙的運動刊欄,雖然仍是一知半解,但的確漸漸對NBA有更多的認識。直到高中,由於使用網路的自由增加,透過網路上的報導、新聞、影片,我才算是真正地能以更多思考角度接觸NBA世界。從那時候開始,馬刺這隻「沉穩內斂」的黑衫軍吸引了我的目光,使我開始迷上GDP三巨頭和波波教練的帶兵風格。這隻沉默的王者以波波為主帥,堅若磐石的石佛領銜,加上妖刀和跑車,以及一票擁有各自任務的綠葉,彼此串聯,將團隊籃球的精隨發揮得行雲流水、淋漓盡致。看他們打球,是一種視覺享受,舒服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