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觀念解析:Switch

當進攻發起擋拆時,NBA球隊有許多方式應對,如Ice、Show、Blitz……(可參見: 7 種擋拆防守 1 次滿足),對於防守方而言,直接「換防」(Switch)是最簡單的策略,持球和掩護的防守者直接交換防守對象,可以不讓防守在掩護時發生空隙。然而,Switch雖暫時解除擋拆立即的威脅,數秒之後卻會面臨延遲的副作用。



這是一段Switch的防守,勇士在一波防守就換防4次,能看到不只是持球擋拆,Switch同樣也時常應用在無球掩護上。

而換防的副作用就是錯位(Mismatch) ,防守不再是一開始理想的對位,如果球隊有五個Draymond Green或Lebron James等可以從1號守到5號的球員,那完全換防(All-Switch)會是完美的防守策略,但組成這隊形並不容易,現在最好的防守球隊,仍舊會有像Curry、Parker這種不能扛禁區的矮小後衛,以及像Pachulia、Aldridge一樣守不了外圍的緩慢內線。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兩種類型就是換防之後可能會暴露的弱點。尤其當低位發生「小守大」的Mismatch,因為位置距離籃下近,是常被對手針對攻擊的地方。因此,NBA教練們發展出更進一步的「Switch」,作為換防之後Mismatch的配套措施。



連續換防Switch in a row

當巫師隊發起擋拆,騎士隊防守以Switch回應,原本防守持球者的Irving換防後要面臨Morris在低位的強攻,騎士隊卻阻止了Mismatch發生,來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當Morris走進禁區之後,Irving馬上跟底角的Lebron再一次換防,Morris在禁區面對到Lebron馬上失去了對位的優勢,巫師進攻最終以沒效率的中距離單打坐收。



懼於Westbrook外圍的破壞力,小牛被迫以Switch應對雷霆的擋拆,可以守到外圍的Barnes換防後不會在速度上居劣勢,但被迫守到Kanter的Ferrell就不同了,6尺的他沒辦法在禁區扛住整整高他一尺的Kanter,所以到禁區之後馬上和原本外圍的Matthews再換防一次。雖然仍算是Mismatch,Matthews至少有足夠的噸位能夠阻止Kanter的強攻。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守策略能夠奏效的關鍵有三個。首先,第一次換防時,「小守大」的Mismatch發生在外圍,而「大吃小」要在低位才能產生最好的發揮優勢,中間這段移動的過程,就是防守方能夠補救的時候。

此外,擁有能守多位置的球員才有辦法運行這套防守,雖然球隊沒辦法由5個Green或Lebron組成,但球隊只要有2~3位這種「能守到外圍的禁區」,「或著能扛住禁區的外圍」,透過各種有意識的換防,即能最大化這些多功能防守球員的優勢。



低位換防 Post Switch

前面提的連續換防是用來避免低位Mismatch的情況,但策略不會總是奏效,後衛在低位守大個子的情形有時仍會發生,想要避免小後衛被輾過去,就需要在低位做換防。在下面這段防守當中,湖人的Clarkson在低位對上了Gortat,很明顯的Mismatch,來看他是如何Switch離開低位。



Clarkson在低位先是努力趨前防守,不讓球輕易傳進禁區爭取隊友上來幫忙的時間,接著看見禁區的Randle上來夾擊Gortat,Randle對位好之後Clarkson隨即離去,去守另一邊底線埋伏的射手。此時,當球傳進禁區,Mismatch優勢已經消失。另外可以注意到,Clarkson最後不是直接去對位Randle本來的防守對象,而是由比較壯碩的Brewer來守禁區,Clarkson再到外圍去,這其實是一個Triple Switch,從這裡可以感受到防守的細膩之處。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算對方已經在低位持球仍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擺脫。Wall在禁區面對了Favors的單打,後面的隊友上來包夾,包夾來對付Mismatch是個好辦法,不過這邊巫師只是要Switch而已,包夾半秒之後Wall就離開去守底角的三分了。

後衛不能在包夾還沒上來前就離開,那顯然會直接給對方一個輕鬆得分的機會。但同樣也不能太晚離開,那樣會暴露一個三分的空擋,所以這樣的換防需要防守方一定的默契,換防的兩名球員都有意識到要換防,來看失敗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