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 Kevin Durant 害的?超級頂薪的出現導致頂薪的消失

Kevin Durant 在 2016 年做的轉隊決定,讓 NBA 在 2017 年的勞資協議時,因應新創一種合約條款,這份新的條款就是針對上述情況的發生。條款的官方名稱為「指定老鳥合約」(Designated Veteran Contract),而有人將這種合約條款稱為「超級頂薪」(supermax)。超級頂薪對某些球隊起了作用;不過有贏家就有輸家,有些人並沒有因超級頂薪條款而受惠。



2017 年勞資協議中新創的「指定老鳥合約」讓球隊可以提供自家培養的優秀好手延長新秀合約、薪資最高可達到球隊薪資上限 35% 的合約,正常情況下,僅效力超過 10 年以上的球員才能享有 35% 薪資的設定,所以除了球員的母隊之外,其他球隊無法提供已快打滿十季的球員這種合約(基本薪資達到薪資上限 35% 的超級大約),也因此讓培育超級球星的母隊有真正的財務誘因去說服超級球星重新簽訂一份合約。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不過理想是理想,實際的運行又是另外一回事。現實的狀況則是:超級頂薪並未讓所有的超級球員留在母隊。



延伸閱讀:一桃殺三士 莫雷的奇計–指定老將頂薪







這個條款的設立讓勇士隊續留了 Stephen Curry,也讓雷霆隊和火箭隊得以在 Russell Westbrook 和 James Harden 的合約快走完時,用這份條款和這兩位超級球星延長合約,而巫師隊也在當家球星John Wall 合約結束的前兩年運用這份條款將他留住。



即便超級頂薪條款的設置讓上述的案例實現,但超級合約隱約造成的沈重薪資負擔讓國王隊當初決定交易掉 DeMarcus Cousins,也讓這名大個子失去了很多銀兩,因為在 2017 年 2 月那個時間點被交易到鵜鶘隊時,鵜鶘隊無法提供他基本薪資可達薪資上限 35% 的頂薪合約(如果國王隊沒做這筆交易,Cousins 在一年前可能和國王隊簽下「指定老將合約」,而非現在僅能簽下中產合約)



ESPN 資深作者 Zach Lowe 的文章也曾指出公牛隊當初交易掉 Jimmy Butler 是為了避免得付出頂薪合約給 Butler,讓球隊獲得受質疑的正向發展。溜馬隊也在 Paul George 達到超級頂薪資格的標準前,將他交易到雷霆隊,正因如果沒端出一份超級大的合約,溜馬隊沒有信心能夠續留 Paul George。

請繼續往下閱讀



超級頂薪的設置,帶來一些正向的案例,而之後或許會有更多正向案例,就如同這個條款當初設置的美意。雷霆隊運用這個條款,讓 Westbrook 成為自由球員前提前和他們續約,也帶來正面的影響:Paul George 在交易來的一年後成了自由球員,最後還是選擇和他們續約。



延伸閱讀:完成未盡任務,Paul George續留雷霆-雷霆2018-19球季前製VOL.5







不過指定老將合約也造成另一種現象:除了一小部分年資低於 10 年的球隊超級球星之外,這個條款的設置讓大多數球員無法獲得個人的最大合約,因為球隊預見得付出更高的合約總值給某些球員,所以球隊可能會趨向保守,也代表著這些球隊相信一件事:不值得付出如此高的價額留住像 Butler 或 Cousins 這類的球員。以前這個現象不會發生在最頂尖的球員身上,當 Butler 和 Cousins 被球隊交易時,他們是全聯盟裡前 15 強的球員,但他們原本待的球隊拒絕端出總值超過 2 億美元的合約留住他們,他們以前待的球隊願意把握任何機會去留住這些自產的球星,不過超級頂薪條款的設立後,一切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