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城日誌Day 10-扎實的腳步、沉穩的雷聲-雷霆隊開季分析。

距離NBA 2018-2019賽季的開幕已經不遠了,隨著媒體日、訓練營、季前賽一個個到來,眾多NBA球迷所期待的新賽季即將開始,筆者這篇開季分析將會以3個主題進行切入,一一分析12名球員對球隊有甚麼幫助,並探討雷霆隊今年休賽季的補強成果和開季後可能會遇到的磨合問題與狀況,由於很多內容筆者已經在粉絲專頁上與各位討論過,有關注粉專的人可能會看到類似甚至一樣的內容,那筆者當然還是希望各位能耐心的看完,因為筆者還會寫出更多的數據和後來想到的想法來佐證來分析,那麼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1.「三巨頭」的蛻變



今年夏天成功留下Paul George並交易走Carmelo Anthony之後,就已經代表雷霆隊今年在休賽季的操作十分成功,也間接確立了雷霆隊未來的核心將會由Westbrook(4+1年合約)、George(3+1年合約)和Adams(3年合約)三人來擔任,目前這三位球員都還有至少3年的合約在身上,未來三年雷霆隊將會圍繞這三位球員建隊,作為最重要的三位核心,他們能在下賽季帶來甚麼樣的成長或是改變呢?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Steven Adams:充實自己的進攻手段-中距離投射。


就如同雷霆隊總管Sam Presti所說的一樣,Adams從來都不會有令人「驚豔」的成長,他總是一點一點的進步,無形中成為了球隊不可或缺的球員,即使去年待在「三巨頭」身邊,依舊能穩定繳出場均13.9分/9.0籃板搭配命中率6成29的優質數據,偶爾還能打出20+的表現。



Anthony離開後,Adams有必要扛下球隊第三進攻點的責任並補足Anthony場均16分的空缺,這對年年進步的Adams來說並非難事。相較於聯盟其他年輕中鋒例如:Clint Capela、Rudy Gobert等人,Adams擁有一項特別突出的能力-也就是低位單打。

Adams上賽季在禁區低位單打上十分高效,上賽季每次低位單打能得到1.083分。(在有進行至少100次低位單打的球員中排名第3。)但是這只佔他所有進攻回合的13%。雷霆隊若想提升他在進攻端的威脅性和戲份,可以增加Adams於低位的單打頻率。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對於現在的Adams來說,得分方式的改變-也就是「充實進攻手段」才是他下賽季的重點。Adams雖然有不錯的內線得分能力,但得分手段十分單一-拋投、吃餅與單打,而且得分範圍都侷限於禁區內。(如下圖)



雷霆隊的空間配置一直以來都不是很好,Westbrook擋拆殺入禁區時Adams只能選擇跟進,無法伺機於三分線外等候Catch And Shoot。當然,要Adams馬上開發出三分投射是不太可能的,但筆者認為中距離跳投應該是可以期待一下,只要Adams能把對方的中鋒引誘到越外圍,Westbrook的切入殺傷力就能大大增加,也能順勢擴大雷霆隊的球場空間。



Paul George-打出更穩定的攻防表現


一名「副手」最大的任務就是維持得分火力,並在當家球星啞火時展現其得分爆發力藉此維持比賽的情勢不置崩盤,這對作為聯盟頂級二當家的George來說並非甚麼難事,當然這樣的狀況僅限於明星賽之前。



得分(分) 命中率(%) 三分球命中率(%)
明星賽前 22.5分 44.8% 43.2%
明星賽後 20.6分 38.5%
32.4%

(以上為全明星賽前後George的數據差異。)

得分狀況 次數
40分(含以上) 3次
30-39分 8次
20-29分 39分
10-19分 25次
10分(不含)以下 4次
(以上為George去年賽季的得分分布。)

從以上數據可以知道George的得分爆發力確實十分足夠,但是很明顯的,他在明星賽前後的狀態相差非常非常多,且大起大落的情形十分明顯,一個正值巔峰期的球星竟然會打出4場「個位數」的得分。(這4場分別為14中1、13中3、17中2、12中1。)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的情況據說連George自己都不得而知,只知道自己當下的投籃機制有點問題,或許也和他今年休賽季去動的那個手臂瘀血手術有一定的關係,或許也和Roberson受傷後要負擔更重的防守責任有關,或許也跟洛杉磯明星賽的籃框有關係(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