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毅.無私.天生贏家:Manu Ginobili

Manu Ginobili退休了,我想很多人的青春也跟著他一起走了。





在這個時刻,我們無須記得他得了多少分,打了多少比賽,只需要閉上眼睛想想,提到這個名字,腦海裡會浮現的是什麼畫面。










靈巧多變、令防守者無所適從的變向切入?引領潮流、收球後神鬼莫測的歐洲步伐?絕處逢生、不可思議角度的胯下傳球?手感輕柔、放球方式多樣的左手上籃?還是充滿力道、無視對手的致命暴扣?





Ginobili就是這些技能的綜合體。他之所以能吸引眾多球迷,主要的原因自然是他的球風實在太好看,充滿了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可能,甚至許多球員也是他的球迷。在那個馬刺以防守至上,動不動就把比賽打成焦土戰的年代,Ginobili可能是會讓別隊球迷多看馬刺兩眼的唯一亮點。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年輕時的Manu可是又帥又狂野。)





但在他宣佈退休的這一晚,我想要談的是別的事情:勝利。這是他除了個人紀錄和精華片段以外所留下來最多的東西。他彷彿生下來就是個贏家,國際賽兩度擊敗美國隊、四座NBA冠軍、連續18年50勝的球隊核心,在聯盟出賽超過1000場的球員當中,Manu的勝率72.1%,史上第一。











如果要我在他退休之後為他簡短總結,我會說:多彩炫目的技藝讓他將被永遠懷念,但強烈的求勝心和為勝利奉獻一切的態度,造就了他不朽的球員生涯。勝利始終是Manu心中最優先的事。個人數據、歷史定位這些其他球星會追求的東西,對他來說幾乎到了不屑一顧的程度。近年來,想要爭冠的強隊們流行在替補席上放一位優秀的第六人,銜接起先發陣容下場後的火力空缺,在關鍵時刻,這位「替補戰將」會和先發球員一起在場上打最重要的第四節尾聲,這種假替補的風氣正是Ginobili帶起來的。





如果我們將他視為準名人堂球員——毫無疑問他會是——那麼將他的數據攤開來看,生涯平均13.3分、3.5籃板、3.8助攻的成績實在平凡至極,16年來只有一季得分超過18分,這樣的水準何以進入名人堂,而且是毋庸置疑地入選?原因就出在他的成績是奠基在平均25.4分的上場時間和三分之二以替補身份出賽之上。不過單純以數據討論依舊難以突顯他的獨特之處,不如我們回到第六人這件事情來說。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Manu重回替補的2006-07球季來劃分,會發現年度第六人的得主有很有趣的趨勢。在這之前連續12年的獲獎者,當季得分都沒有超過16分,而07年後正好也過了12年,年度第六人的得主只有三人得分低於這個數字。如果以上場時間來看,前12年得主平均上場30分鐘以上的有4人,後12年低於30分鐘的只有2人。不論從得分或是上場時間,都可以看出第六人角色在球隊、在聯盟中有顯著的加重,而帶起這波風潮的除了Ginobili,不作第二人想。





(雖然僅得過一次年度第六人,但Manu可說是第六人的代名詞。)



原因無他,因為雖然大多數人都明白「先發下場之後場上要有個進攻發動機,好的第六人和先發的價值不相上下」,但要讓身價動輒數百萬美元的球星們拉下身段坐到板凳上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先不說替補比起先發看起來面子上就是矮人一截,光是少掉的上場時間和數據,就足以對日後要談約造成很大的影響,俗話說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有本事的球員們又怎會輕易讓教練將自己按在板凳上——最近不是才有個德州的球隊迎來了某個生涯從來沒打過替補的明星小前鋒,大家都等著看他會不會接受球隊安排從板凳出發——所以過往的第六人們,往往都是有某些重大缺陷,不適合擺上先發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