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頭,消失在球場的巨星(8):姚明 Yao Ming

只要站在場上就會是一道綿延不絕的中國長城,身高229公分、114公斤,有噸位卻靈活的腳步、穩定的跳投和鉤射,擅長普遍中鋒最不行的罰球,這些優勢讓身上流著黃皮膚血液的姚明,成功站上世界級的NBA舞台。




姚明17歲加入CBA上海大鯊魚,18歲時入選中國籃球國家代表隊,年紀輕輕就進入國家籃球最高殿堂,一開始並不像各位所想的順利,或者利用身高優勢來拿下勝利。17歲的姚明身高雖高但太瘦弱,對CBA中鋒來說就像一面紙牆一樣,僅17歲的他一路跌跌撞撞,且受傷不斷,但也使得他心智更為堅強,讓他進步速度飛快。



一直到2002年CBA季後賽他才帶領上海大鯊魚拿下總冠軍,這也是在CBA的最後一個球季,他在最後一個系列賽拿下場均38.9分、20.2籃板的恐怖數據,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封王戰中21投21中的歷史紀錄,至今在CBA依舊無人可破。



說那麼多,也都只是在中國CBA的成績,來到NBA應該就不一樣了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年輕球迷沒有看過姚明打球,會停留在他擁有「俗稱吃高」、「跳一下就可以灌籃」..等錯誤觀念,在NBA打球如果只擁有身高就能打天下,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十年前的NBA跟現在NBA完全不一樣,以前以中鋒為中心在打造球隊,射手都只是輔佐的角色。姚明面對的中鋒絕對都是世界頂級的中鋒,例如俠客Shaquille O’Neal,當俠客對上姚明時,年紀已過了巔峰時期,但他擁有的油漆區腳步和技術依舊存在,俠客絕對不是一個用身高就能相抗衡的中鋒,他有太多太多技巧能壓制對手,如果姚明只有身高,俠客只要利用身體卡位,就能將他卡在禁區以外,但明顯較單薄的姚明卻能和他相抗衡,怎麼辦到的?



首先是腳步,他苦練許久在低位的進攻腳步,一名好中鋒絕對不能只靠身體素質去打球,還必要苦練許多進攻腳步,就算有練也要在比賽中能用出來(我絕對不是在說Dwight Howard)

姚明踩著柔順的步伐,總是能屢屢創下精彩動作,看看這球,多麼流暢的腳步…




除了腳步外,還得搭配他最拿手的勾射,姚明投籃手感柔軟,命中率高,勾射是他最拿手的得分技巧,在傳奇中鋒Jabbar退役後,使用勾射最得心應手的就屬姚明了吧,而且他有229公分高,就算知道他要勾,也很難防。

請繼續往下閱讀



姚明勾射影片:






腳步、勾射,最後一樣就是下盤。



CBA時期的姚明身材


NBA時期的姚明
身材明顯健壯許多,尤其是大腿部分粗了一圈,加入NBA聯盟沒多久,他領悟到在NBA不能只靠過去CBA的身材條件打球,開始積極鍛鍊身體,日益增重且讓肌肉線條更明顯,上半身、下半身都是,擁有穩重如山的下盤才有辦法跟俠客這台推土機做抗衡。於是在先天條件加上後天努力下,姚明成為近代少數能撼動俠客歐尼爾第一中鋒名號的人。







當年姚明以狀元之姿進入NBA,第一年全勤出賽,並取得13.5分、8.2籃板、、1.7次助攻、1.7抄截、1.8阻攻,在當時新秀中排名第二,表現輸給Amar’e Stoudemire一點,飲恨最佳新秀的獎項,不過也入選年度最佳新秀陣容。



姚明加入火箭隊後,戰績有明顯上升,後來得分機器Tracy McGrady加入火箭隊,與姚明一同攜手接二連三替球隊取得佳績,也替休士頓這個城市帶來奪冠的希望,當期望越大失望只會越大,之後兩人接連受傷,無法健康的帶領球隊迎接勝利,顯得MM連線當初組合起來的雷聲大雨點小,雖然2人傷癒復出後的強度依舊存在,也讓球隊保有競爭力,但斷斷續續的復出使得球隊戰績無法在更上層樓,我覺得,整合的問題暫大部分,每當他們復出隊友就需要配合他們,當適應完畢後又受傷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6年開始大大小小傷勢不斷找上姚明,從06年的腳拇指指甲甲溝炎,07年的脛骨受傷、08年的舟骨裂縫、09年季後賽再度導致腳部受傷,接二連三的傷勢使著姚明的身體不再像五年前那樣健康強壯,09-10球季姚明整個球季都在復健,沒有任何上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