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曰「遺憾」的流星:Morris Almond

劃過天際的流星,總是一去不再復返。

這是我們一向知道的事情。

但假若那顆流星橫飛而過時,連閃耀都不曾呢?

我想,大多數的人絕對是連瞥見——就算是用那一點眼角餘光——都沒有。

畢竟,誰會注意到天空有顆黯淡的流星?

不過假若真的有人偶然抬起頭,望見了那顆默默跨越整個明朗夜空的黯淡流星,最後目送他悄然消失在地平線的彼端…

當下的心情,或許可以這樣總結:



遺憾。





完美的夜空



在2007年NBA選秀前,全世界理所當然的都把目光焦點放在舉世無雙的超級中鋒Greg Oden、沒有死角的進攻神器Kevin Durant身上。







但對於猶他爵士來說,他們一點都不在乎那些天才橫溢的得天獨厚者們。

因為前不久,他們才剛帶著滿身淋漓的汗水步出AT&T中心球場。在他們身後留下的,是取得前往總冠軍戰門票的聖安東尼奧馬刺,以及已然宣告結束的西區冠軍賽。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他們也並不是那麼悔恨。

因為這,才是這支團隊第一次打進季後賽而已。

是的,這支團隊第一次前進季後賽,就一路踏過了T-Mac與姚明的火箭、終結了神奇老八勇士,披荊斬棘的走到了距離西區冠軍僅只幾步的距離。







而或許對這群年輕人來說,這幾步之遙,很快就能被追趕過了吧?

畢竟當一支球隊擁有Deron Williams與Carlos Boozer這種「有望挑戰」20分10助攻與「已經是」20分10籃板的內外組合時,對他們來說,真的還有甚麼是不可能的嗎?

更別提,在這對耀眼的新星後,還有全能好手「AK47」Andrei Kirilenko、技術全面的投射中鋒Mehmet Okur、作風硬朗的「爵士隊長」Matt Harpring、老練狡詐的後衛Derek Fisher…以及名震天下的「教皇」,Jerry Sloan。







正是因為這樣,他們需要的東西,不是改變一切的核心,而是一片恰到好處的拼圖…一片,能夠拼在最後的空缺上的拼圖。

至於,那個空缺是甚麼?

那就是得分後衛。

請繼續往下閱讀

Fisher太矮且火力不穩、Ronnie Brewer有防守沒外線、C.J. Miles充滿可能性但還太年輕…

因此爵士需要的,是一個成熟、能立即做出貢獻、能分擔D-will-Boozer組合的得分後衛。







就這樣,在鹽湖城遼闊夜空的彼端,有顆隱隱閃爍的光芒,逐漸逼來——

6尺6吋身高、6尺10吋臂展、NBA等級的體能條件,以及最令爵士垂涎的,一手精湛的得分射術。

那是,在最合適的時機,滑進這片最沉靜、最能夠襯托它耀眼夜空的流星。



「2007年NBA選秀,第一輪第二十五順位,猶他爵士選擇…」





完美的星光



把時間往回推一點,來到2007年春季。

就在猶他爵士依舊在賽場上奮戰時,有一個人,與他的球隊——沒錯,真的幾乎可說就是他「一個人」的球隊——已經結束了他們的賽季。

嗯,或者說,他的賽季。



那年的萊斯大學男籃,除了一位球員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球員這季得分超過10分,清一色的單位數。而在勝利貢獻值(Winshare)上,同樣的一位球員高達7.1,是整個分區聯盟第二,而剩餘整隊,沒有一名球員超過2。

且坦承來說,這支球隊,一點都不吸引人。

戰績不吸引人、球隊不吸引人、在整個NCAA版圖上,也沒造成任何的撼動。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他們最後擁有,只有分區聯盟的年度球員。

也就是「他」、萊斯所僅有的「那位球員」。

場均留下26.4分6.6籃板1.2助攻,並能以45.6%轟進每場2.4顆三分的大四主將,Morris Almond。







在大學畢業後,Almond也終於得面臨到了投身選秀的時刻。

而像他這類型球員,也就是所謂主打即戰力的大四球員,要在選秀上獲得成功,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當你打到22歲才進入聯盟,打法已經被定型、可能性已經被說死,這時你要成為一名NBA球員,就得應證明你有某樣出眾的技術,可以馬上帶給需要該技術的球隊支援。在此同時,你還必須要有NBA水平的體格與體能…因為這是進入這個層級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極大量的大四明星球員最終無法進入NBA,可能是由於技術好但基礎身體條件不到NBA要求,又或者是身體條件沒問題但技術水平雖平均卻又沒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