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職籃嗎?

扁政府時期曾任體委會主委的林德福回鍋接掌體育署之後,因為政策討論的關係,又點燃「台灣是否需要職業籃球」的議論。問題本身很簡單,要或不要而已,但是放在台灣籃球長久以來的架構以及環境下,就很不簡單。事實上應該說:有關台灣籃球的任何討論,都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因為台灣人實在太妙了。

現在的超級籃球聯賽SBL難道不是職籃嗎?確實不能說它不是。SBL的球員們,既沒有在打球之餘當酒促賣台啤和金門高梁,也沒有坐富邦和台銀的櫃台收錢,或是當裕隆汽車的業務,他們的工作就只是打球而已,這不是職業球員還能是什麼。

不過從聯盟經營和球隊營運方面來看,SBL是由半官方色彩的中華籃協主導,籃協絕大部份業務是在「賽務」,也就是排賽程找場地、安排裁判確保比賽順利進行這些事,行銷則是外包。至於球隊,自職籃消失之後編制就縮小,也看不出來有職業球隊的架勢和企圖。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人可能不記得,當年裕隆率先退出中華職籃CBA時,用的名詞是「回歸業餘」。經過這麼些年,SBL不能說是業餘,但左看右看也大概只構得上半職業。

CBA的倒閉

CBA在1999年收攤,現在回顧起來,只要再多撐幾年,就可以接上台灣男籃的黃金世代,有陳信安、田壘、曾文鼎、吳岱豪等人的加入,說不定職籃會是另一番光景。不過只要再仔細想想,會發現這個假設不太成立,因為CBA的封館和球員水準沒有太直接關係。

中華職籃的戛然而止,和聯盟、球隊營運較直接相關。有關這一點,已有籃球記者撰文說明(見「台灣籃球「白皮書」4:CBA中華職籃怎麼垮的! 」),不再贅述。簡單說,直接導致封館的原因是電視轉播商東森臨時抽腿,造成職籃聯盟和東森的正面衝突,少了這筆最主要財源,CBA撐不下去,在指標隊伍裕隆率先棄守之後,其他球隊也不得不落跑。

當時另外一個問題,是無法維持例行賽的穩定票房(季後賽票房本來就應該要好,如果不好那也不用玩了),許多球賽觀眾人數少得非常淒慘,主要收入大概都來自轉播權利金。

但再把視角拉大一點看會發現,當時的職籃整體經濟規模,以和營運狀況不成比例的速度擴大,才是真正造成這顆氣球撐爆的因素。不僅電視轉播合約,球員薪資也在競價制度之下瞬間膨脹。短短的三年之間,有月薪30萬的鄭志龍和王立彬,也有20萬的顏行書,而顏行書當時還只是個20歲的大學生。至於洋將,月薪10000美元以上的比比皆是。另外,球隊老闆還會發出各種名目的獎金。職籃球隊雖然規模不及職棒,成本小得多,但是加一加也夠嗆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近裕隆老闆嚴凱泰在受訪時曾說,他擔心職籃再起之後球員薪資又會快速飆漲,他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當年的中華職籃就是如此。球員也想撈,球隊也想撈,誰來當出錢的冤大頭誰倒楣,這就是搞垮職籃的主要原因。

歸納起來,CBA的致命傷在營運部門。球隊預算大多數都花在球員薪資上,這雖然正常,但是對於一個年輕的聯盟而言,注重短期收入,不將心力和資源投注在專業行銷和奠定可長可久的基礎上,是錯誤的。中華職籃公司,這個相當於NBA總部的組織,因為各隊輪流主政,彼此又互相不信任,也未大量引進專業、充分授權,設下遠景和共同目標,從來都是老闆比聯盟大、各隊吵吵鬧鬧的場所,每年都是且戰且走,最終當然是hold不住。

職業化的條件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到該不該有職籃的問題,我認為理論上當然需要。首先,職業化是單項運動發展的最高境界,不要說NBA,你看網球有WTA和ATP,高球有PGA,每一項運動最終都會朝職業化發展。其次,職業運動讓從事運動的運動員、孩子擁有生涯的想望、目標和規畫。至少在台灣還有CBA的那幾年裡,你是能聽到打籃球的孩子說他未來希望成為職業球員的。

然而要邁向職業化,有它的必要條件和背景。美國之所以有NBA,隱藏性因素是因為大量受到矚目的大學籃球員無處可去,戰後民眾又渴望娛樂。台灣有中華職棒,大概是因為在三級棒球的成功之後,這些明星球員終究要有一個比盃賽聯賽還大的舞台,而1990年代初期台灣錢淹腳目的環境則促成了背後的推力,使職棒同時擁有群眾消費力和企業投資意願。此外,台灣野球發展的悠久歷史和棒球隊在國際賽不差的成績,使這項運動長期成為幾乎涵蓋台灣所有階層民眾的焦點和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