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之癢 淺談Butler、Leonard與其他球星的Trade Me風波

到八年,是明星球員走完第一份合約,通常簽五年的第二份合約走到末段的時候。這也是明星球員高喊” Trade Me “的最佳時機,母隊可以得到些回報,尋求交易的球隊不需付出太昂貴的代價,球員還可以用五年頂薪續約,對新舊東家和球員理應是三贏。

稍早點的甜瓜人生Carmelo Anthony、魔獸人生Dwight Howard是如此,Paul George在生涯第七個球季結束後從溜馬隊被交易至雷霆隊。而今年的兩位主角,Kawhi Leonard與Jimmy Butler亦如是。

2011年的選秀會,是個充滿風波的選秀會。



時逢勞資協議,封館消息鬧得沸沸湯湯,許多球員都對參與選秀持保留態度。

回憶這年選秀,多數人關注的或許是狀元和榜眼的熱門人選,分別為因傷缺席多數比賽,但持球天賦極高的控球後衛Kyrie Irving 以及外線能力有待開發的Tweener ,Derrick Williams。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會有人記得Morris兄弟Markieff和Marcus相差13分鐘分別被太陽和火箭選中的感動時刻,或是對Michael Jordan入主的夏洛特黃蜂(當時仍為山貓)選中6呎控球Kemba Walker的驚呼。每年必備的茶餘飯後話題——歐陸球員也相當吸引人,Enes Kanter、Jonas Valanciunas、Jan Vesely都被賦予高度期待。



然而除了Kyrie Irving外,很少人會反駁,這屆另外兩位發展最好的新秀都未出現在樂透區。

剛好被樂透區拒之門外的第15順位Kawhi Leonard以及第一輪的末班車,第30順位的Jimmy Butler。







這兩位球員恰好最像是球評或球迷眼中所說的,高地板、低天花板的選手。

優異的身體素質,球風強悍,但持球進攻和投射技術都很粗糙,足以成為綠葉副手,但不是主將的材料。這些評價也反映在Kawhi Leonard與Jimmy Butler兩人第一輪中後段的順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這兩人重重打了全世界一個耳光,讓前面十幾、二十幾個順位扼腕。因為,他們成為了足以率領球隊取勝的全明星。



(一)入隊背景:加入強權,核心一老一壯

Kawhi Leonard明顯是兩人中被抱期望較高的那位,第15順位,甚至還讓馬刺隊掏出了陣中的最佳第六人,被評價為有先發實力的George Hill交易羅致。2010-11球季季後賽被曼菲斯灰熊完成老八傳奇還歷歷在目,GDP組合的活力比灰熊遜色許多,而Kawhi身上背負著的期望,是自從Bruce Bowen離隊後,馬刺隊缺乏的小前鋒解答。因此Kawhi於第一年就獲得不少先發機會,而馬刺隊陣中的老大哥不少,Kawhi可以在強許多老大哥帶領下安心養成。



Jimmy Butler加入的第一個球季,則是讓眾人對他的上場機會感到悲觀。相較於看似陣容骨幹進入暮年又缺乏小前鋒的馬刺,芝加哥公牛正冉冉上升,陣容齊全能排出Rose+Hamilton+Deng+Boozer+Noah的五虎將,側翼替補亦有活動力與防守不惡的Ronnie Brewer與射手Kyle Korver,Butler看似即將坐一季冷板凳,但在主教練Tom Thibodeau不斷給予機會下,仍然拿到了一定量的上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