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2018-2019賽季初探》各隊休賽季補強簡評(下)

Bleacher Report專欄作家Grant Hughes針對各隊休賽季的補強操盤,撰文寫了一份簡評”NBA Offseason Grade for Every Team”。



在休賽季期間,版上也有許多關於各隊補強的分析以及對下季展望的預測,花了不少時間編譯原文並補上些許資料後,穿插附上其他專欄文章的連結以供參考,或許與本文有雷同的想法,也或許有其他角度的思維。由於並非所有文章都看過,較為熱門的文章也就不再補上,若文中有誤也請不吝提出。



畢竟只是分析評比,真正的結果還是得場上見真章。
總之,這則文章可視為各隊休賽季補強的簡評總整理,因內容較多,將分為上下兩篇,本篇為下篇。



《NBA│2018-2019賽季初探》各隊休賽季補強簡評(上)

請繼續往下閱讀




C→A



亞特蘭大老鷹:C

老鷹在休賽季期間非常忙碌。從籃網交易來Jeremy Lin、將Dennis Schroder送到雷霆換來「甜瓜」Carmelo Anthony後立刻將其買斷、將Mike Muscala交易至七六人、以一年240萬簽下老飛人Vince Carter,並用首輪第19順位選來Kevin Huerter。至於主帥方面,以四年合約聘請Lloyd Pierce(前七六人助理教練),取代曾將老鷹打造成「東區馬刺」的Mike Budenholzer。



但這些改變,都不如老鷹在選秀會之夜和獨行俠的交易重大。老鷹送出選秀探花Luka Doncic,交換獨行俠選中的第5順位Trae Young以及 2019受前5順位保護選秀權。如果Luka Doncic成為超級巨星,而Trae Young發展不如前者的話,老鷹會因為這筆交易而後悔好幾年。這筆操作看似出色,但其中的細節使它蘊含著巨大風險。



倘若Young能成為球隊的基石,這筆交易才有所回報。然而,他在夏季聯賽所暴露出的缺點,就和批評者不看好他的原因相同。Young缺乏出色的爆發力,也難以拉開空間,這使得他打得非常吃力;儘管他擁有出色的傳球視野,但如果無法更有效地在外圍為自己製造進攻機會,便會陷入艱難的困境。

請繼續往下閱讀



撇開關於Doncic和Yong的交易選擇,在總管Travis Schlenk明確眼光的操盤下,老鷹透過增加薪資空間、交易、簽約自由球員得到補強,可說是深思熟慮的重建計畫。大多數球隊並不像老鷹如此注意這些補強細節,因此,老鷹所表現出的沉穩和耐心確實值得讚賞。

延伸閱讀:Travis Schlenk遲來的全壘打-Schroder交易談



波士頓塞爾蒂克:B-

塞爾蒂克以四年5200萬續約Marcus Smart,這個價碼似乎高了點。然而,Smart不僅是個防守菁英,也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一旦塞爾蒂克失去他,他們將無法和列強一較高下。



在現今中鋒市場較為慘澹的情況下,開給Aron Baynes一紙兩年1100萬的合約可能是個錯誤,但他仍是排在Al Horford之後的主力輪替中鋒。Smart和Baynes能對塞爾蒂克的「現在」帶來多少助力,除了將決定球隊在未來是否會與他們續約之外,也攸關兩人屆時的身價。



在選秀首輪第27順位選進的Robert Williams,馬上就印證了被眾人所批評的不成熟。先是因為睡過頭而錯過媒體電話聯訪,接著又因為沒搭上班機而缺席球隊第一次的夏季聯賽練球。在他用更謹慎的態度證明自己之前,人們都能合理質疑,他還沒準備好成為一個職業球員。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別於前幾個夏天的大動作改組,塞爾蒂克今夏的補強較為保守,然而,身為東區強權,他們的陣容已經很棒了。

延伸閱讀:聰明續約,各退一步,合情不合理?



曼菲斯灰熊:B

以四年3700萬簽下的Kyle Anderson(前四季效力馬刺)號稱「人體蠕動精華」,他在球場上可說是個詭異的存在,讓周遭時間彷彿倒流。這筆合約時間涵蓋了Anderson 20歲至30歲的後半段歲月(即將25歲)。Anderson是個聰明的傳球者,也是個很棒的防守者,但是無法拉開空間,況且,年齡的增長是非常殘酷的。3700萬對灰熊而言,可以有更好的運用。



將Ben McLemore、Deyonta Davis、2021選秀次輪籤及150萬現金交易至國王,換來Garrett Temple,灰熊可說是撿了大便宜。Temple有水準之上的側翼防守能力,上季在得分火力貧瘠的國王(整隊場均得分98.8,聯盟墊底)繳出39.2%三分球命中率。此外,他將為灰熊已然穩定且有老將坐鎮的休息室,持續注入優秀的職業精神。